大學期間研發的新型修復材料市場前景廣闊,長沙學院“00后”陳勁帶領團隊創業——
一手接畢業證書 一手拿企業訂單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曼斯
看似不起眼的粉末,卻在修復飛機、輪船等大型設備中起到關鍵作用,這讓長沙學院應屆畢業生、“00后”陳勁走上了創業之路。短短兩個月,陳勁創立的湖南晶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簽下不少訂單,總金額達435.35萬元。
娃娃臉做市場調研,確定研發思路
陳勁出生于2000年,邵陽人。童年時,他經常在家里經營的維修廠玩耍,對機械設備產生了濃厚興趣。旁人看來復雜的維修技術,陳勁總是“看看就會了”,還動手修好了不少設備。
2019年,陳勁考入長沙學院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他在課堂學習中了解到,學校團隊掌握了一項較為先進的再制造修復技術,可用于修復損傷的軍工設備關鍵零部件。
“為什么只應用于軍工,不投入民用市場呢?”陳勁好奇,在指導老師的鼓勵下,當時才19歲的陳勁壯著膽子,去做市場調研。
一番碰壁之后,有企業負責人告訴他,市場上關鍵零部件的修復技術不太成熟,即使修好了也影響使用壽命,很容易損壞。而維修換新的高成本,確實困擾不少企業。
走訪10多家企業后,陳勁感覺這項技術有前景。他堅定了想法,向指導老師提出想將技術應用到民用設備上。
看著陳勁這股子韌勁,指導老師很欣慰。他向陳勁解釋,此前學校團隊接觸的軍工產品大多數具備高硬度、高強度、高精度特性,修復材料是根據這些特性研發而來。這種材料不能直接套用在其他設備上,必須制備出新的修復材料。
陳勁入學第一年,便開始帶隊研究這一新課題。
3年埋頭研發,突破技術瓶頸
指導老師給陳勁提供了研發思路:首先篩選出合適的金屬元素,再進行原子配比混合模擬篩選,最后通過分子動力學納米壓痕實驗,找到所需粉末。
3年時間里,陳勁與團隊成員一頭扎進實驗室,尋找最佳組合方式。為適應市場需求,必須找到一種適用于大多數設備的通用材料,這是最大的難點。
實驗一次次推倒重來。最終,他們使用真空氣霧化技術,制備出高性能球形Fe基非晶合金粉末。這種粉末與設備零部件表面的結合度很高,能高效修復還原受損部位,提高其使用壽命。
然而,當團隊將這一材料用于實物修復時,卻發現修復區域性能未能達到預期。
又經過5個月的實驗后,陳勁團隊通過研制出半導體溫控系統,加快冷卻速度,解決了這一難題。
公司成立2個月,5家企業下訂單
經老師推薦,陳勁聯系長沙新概念鍋爐有限公司進行技術論證合作。第一個修復的是一個“傷痕累累”的罐體,使用新材料修復后,再考察后續使用壽命。
2022年開始,他又陸續找了5家企業同步開展論證實驗,得到了喜人的結論:修復的關鍵零部件性能提升為原來的120%,使用壽命延長了1.5倍。
參與論證的企業也感到欣喜,這意味著可以大幅節約維修成本。以盾構機儲氣罐為例,以往遇到故障直接更換需要25萬元左右,現在修復成本僅需5萬至6萬元。
消息傳出,訂單隨之而來??恐鴰推髽I修復受損關鍵零部件,陳勁月入上萬元,掘到“第一桶金”。恰逢2023年畢業季,陳勁團隊作出一個決定:成立公司,開始創業。
2023年5月,陳勁設立湖南晶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團隊成員共同出資200萬元,組建技術團隊,申請了完備的知識產權,并建成2條生產線。
經老師引薦,公司與5家企業達成了合作協議,給了陳勁莫大的信心。
盾構機、輪船、飛機……現在,他的技術已應用到不少“大國重器”關鍵重要零部件的修復。
來源:新湖南 2023.08.07
鏈接:https://m.voc.com.cn/xhn/news/202308/18456290.html
編輯:融媒體中心
審核:徐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