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下午,我校在學生活動中心隆重舉行“躬耕教壇,強國有我”慶祝第39個教師節暨表彰大會。黨委書記楊小云及全體校領導出席大會,學校全體科級以上干部,2022-2023學年獲表彰獎勵教師、榮休教師代表、2023年新進教師、離退休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參會,共同慶祝這個屬于教師的節日,共同感受作為人民教師的光榮。大會由黨委副書記劉寒波主持。

(會議現場)
表彰大會在莊嚴的國歌中拉開帷幕。

(與會校領導為學校2023年度師德標兵頒獎)
副校長陳世平、張世英分別宣讀了上一學年獲表彰獎勵教師名單和榮休教師名單,與會領導為上一學年在教學科研、人才培養等領域取得突出成績的先進教師代表、榮休教師及師德標兵頒發了榮譽證書。

(黨委書記楊小云講話)
黨委書記楊小云代表學校黨委行政向全校教職員工及離退休教師致以節日的慰問和祝福,向長期以來辛勤耕耘在教學、科研、管理一線的全校教職員工表示最衷心的感謝。他指出,學校這些年的發展與變化,是全校師生齊心協力創造榮譽、爭取榮譽、贏得榮譽的過程,廣大教師在實現個人發展的同時,也在不斷積淀著長大的發展和榮譽。學校堅持以本為本,育人硬實力不斷增強,新增一批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一批國家一流本科課程,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行榜專業入選率達84.4%,位居全省同類高校第一;學生學科競賽2018-2022年綜合排名居全國726所新建本科高校第9位;新增國家自科基金項目18項、省自科基金項目38項,新增省級科研成果獎勵5項、省重點實驗室等省級科研平臺5個、省高??萍紕撔聢F隊2個,被認定為2023年度第一批湖南省技術轉移示范機構。學校發展得到中央部委、省委省政府等上級機關的領導同志關注和充分肯定,被中央及省級權威媒體廣泛深入報道,學校社會影響力明顯提升。
楊小云強調,作為高校、作為高校教師,我們迎來了最好的時代,使命光榮、責任重大。要時刻珍惜教師神圣職業榮譽,堅決落實“四有”好老師的標準,不斷涵養大境界、大胸懷、大格局,淡泊名利、甘為人梯,學高為師、行為世范。要不斷增強職業本領,作為高校教師必須積極應對和擁抱當前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保持“空杯心態”和“本領恐慌”意識,堅持不斷學習、深入研究,掌握知識前沿,拓展知識結構,豐富教學內容,運用好數字化技術創新教學方式方法,不斷提高自己教學科研的能力水平。要不斷強化職業作為,強化主人翁精神、集體榮譽感和工作責任心,正確處理好得與失、義與利、奉獻與回報、“小我”和“大我”之間的關系,把個人的追求融入到學校的目標中去,自覺做學?!叭蟆卑l展戰略的參與者、推動者、貢獻者,努力實現個人發展與學校發展的同向而行、同頻共振,推動學校各項事業不斷取得新發展、新突破。

(學生代表劉灝原發言)
馬欄山新媒體學院學生劉灝原代表全體學生向全體老師送上了祝福,表達了感謝。他表示,“在長大的每一天,都有師長的教導和關心陪伴著我們的前行之路。未來,師生將繼續攜手同心,續寫更加動人的‘長大故事’?!?/span>

(2023年度師德標兵談曼延副教授發言)
獲表彰獎勵教師代表、馬克思主義學院談曼延副教授用三個“專一”回顧了自己自第一個教師節起的39年從教經歷:專情于一所學校、專屬于一個部門、專注于一門課程。她始終堅持“四有”好老師標準,用心用情做好思政課教師的情懷打動了所有人。

(榮休教師代表宋玲教授發言)
榮休教師代表、法學院宋玲教授在致辭中分享了自己對學校的特殊情感。從在校就讀到留校任教,再到如今光榮退休,40年的從教生涯,她見證了學校發展壯大的每一步。她深情表示,未來將一如既往地關注關心學校發展,盡己所能繼續為學校發光發熱。

(學校2023年新進教師莊嚴宣誓)
材料與環境工程學院萬惠博士代表2023年新入職學校的51名教師發言,并帶領大家進行了莊嚴的入職宣誓。
黨委副書記劉寒波在主持講話時強調,全校教職員工要牢固樹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志向與抱負,以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己任,在“三升三大”建設新征程上勇擔重任、勇毅前行,用初心和使命書寫無愧于時代的精彩篇章。
編輯:融媒體中心
審核:徐遠超